
云南省医学会2025年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新知识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办
为促进云南省儿科医学事业发展,推动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由云南省医学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承办的“云南省医学会2025年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新知识新进展学习班”于2025年8月7-10日在昆明成功举办。
![]() |
![]() |
8月8日上午,云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昆医附一院儿科段江教授主持了开幕式,首先由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昆明市儿童医院付红敏教授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和同道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王天有教授代表中华儿科学会致辞,肯定了云南儿科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对云南儿科同道的团结协作、勤奋好学的作风印象深刻。云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方同志表示,儿科学分会在付红敏主委的带领下,全省儿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展示了团结奋进的良好面貌,并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儿科的支持表示感谢,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 | ![]() |
![]() | ![]() |
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便开始主旨论坛的学术报告,王天有教授阐述了“如何应对中国儿童40年疾病谱变迁”,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文浩教授分享了“智慧医疗:新生儿的临床实践”,龚四堂教授就“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作了讲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姜玉武教授介绍了“急性感染相关脑病的诊治进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陈志敏教授对“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再认识”作了讲解,香港大学医学院涂文伟教授探讨了“糖和脂肪代谢对人体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洪建国教授解读了“新版儿童哮喘诊治指南要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德晖教授报告了“创新中药在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研究进展”,昆明市儿童医院陶娜教授则围绕“肠道微生态与儿童生长发育”展开论述。内容涵盖了中国儿童疾病谱40年变迁、智慧医疗、感染性疾病、微生态、代谢免疫、哮喘诊疗等多个领域,不仅引领了儿科学术发展,也推动了全省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8月8日下午–9日是各分会场的学术活动。本次年会设置了5个分会场,分别是新生儿-护理分会场、心血管/内分泌/风湿免疫分会场、中西医结合/消化/神经分会场、呼吸/重症分会场、临床药理/早期发展和青委会分会场,涵盖了儿科学会的全部11个学组和青年学组。大会邀请到了省内外130位不同学科的知名专家,就儿科各亚专业的前沿进展,新技术和新理论等,进行了学术汇报与交流。会议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及研讨会、疑难病例讨论及病例比赛、临床思维竞赛等,吸引了480多人注册参会,实际参会达人数达600余人,为全身儿科同道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会议还设置了青年医生临床研究专场和大会发言环节,收到投稿论文80多篇,最后筛选出20篇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为我省儿科医生搭建了成长的平台,促进了全省青年儿科医生的培养。
1.新生儿-护理分会场
聚焦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与护理的最新进展,涵盖呼吸支持优化、PALICC-2指南在新生儿ARDS中的应用、重症监护质控、早产儿脑损伤防控、营养管理及人工智能辅助护理等前沿主题。亮点在于将最新国际指南与本地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护理新模式。讨论环节中,专家与基层代表就呼吸机模式选择、早期营养干预及护理质量标准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多项可操作性强的共识。对提升新生儿救治能力、推动精准护理与多学科协作管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
2.心血管/内分泌/风湿免疫分会场
聚焦儿童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紊乱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疗进展,涉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与外科一体化策略、罕见心律失常处理、儿童生长发育与内分泌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IgA血管炎的综合管理等内容。亮点在于多学科团队将循证医学证据转化为临床路径,并结合真实病例解析个体化治疗方案。讨论中,专家针对药物选择、随访管理及长期预后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了相关疾病的早诊早治理念在全省的普及,对提升复杂疑难病例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 |
3.中西医结合/消化/神经分会场
涵盖功能性胃肠疾病、炎症性肠病、癫痫及神经发育障碍等多类疾病的诊治新进展,并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儿科的应用实践。亮点在于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循证化探索以及神经系统罕见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诊疗思路。讨论中,代表们就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前景、精准诊断技术及长期随访体系建设进行了热烈交流,对推动消化与神经专科综合发展、丰富个体化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 |
4.呼吸/重症分会场
重点探讨儿童哮喘、ABPA、重症感染及呼吸衰竭等疾病的诊治策略,涵盖最新GINA指南解读、VV-ECMO在重症ARDS中的应用及区域协作救治经验。亮点在于将国内外最新循证指南与本地病例经验相结合,形成多条针对高危患儿的救治流程。讨论中,专家围绕呼吸支持模式、免疫抑制与抗感染平衡、重症监护多学科协作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提升危重症救治水平、优化全省呼吸与重症医学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 |
5.临床药理/罕见病/早期发展/青委会分会场
聚焦儿童用药安全、药物不良反应防控、神经与心理发育研究及青年医师科研能力建设。亮点在于通过多中心数据分析和临床案例,提出多项儿童常用药优化建议,并探讨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前景。讨论环节围绕科研设计、国际合作、论文写作等议题展开,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成长平台,对规范儿童用药行为、提升科研水平和促进青年人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
会议于8月9日下午圆满结束,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汤春辉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他对会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面覆盖了儿科各亚专科热点与前沿进展,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的作用。会议不仅推动了省内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还强化了青年人才的培养,对提升全省儿科诊疗水平、科研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
闭幕式
撰稿:付红敏、刘凯
审核:张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