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医学会2025年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在昆明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康复医学专业的交流与发展,提高我省康复医学专业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由云南省医学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承办的“云南省医学会2025年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8月15-17日在昆明举办。来自省内外的康复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近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擘画学科发展新蓝图。
![]() |
开幕式会场
8月16上午举行学术会议开幕式,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大学、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医学会领导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云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芸主任医师主持。
![]() |
开幕式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姜旭在致辞中深入分析了当前康复医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公众健康需求的持续提升,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勉励全省康复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聚焦临床需求,加强学科融合与科技创新,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康复需求、建设“健康云南”贡献更大力量。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周学斌致欢迎辞。他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高度肯定了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在保障人民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云南大学及附属医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期待会议碰撞出创新火花,产出丰硕成果。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彭云珠在致辞表示作为重要的临床基地和教学单位,云大附属医院将全力支持分会工作,深化医教研协同,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优质康复服务的提供搭建坚实平台,推动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白定群教授表示此次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充分体现了云南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康复医学作为连接临床治疗与患者回归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华医学会的指导下,全国康复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应用加速推动了精准康复、智慧康复的发展。本次会议以“AI赋能 智创康复”为主题,契合了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
云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尹勇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分会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并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精心安排。本次学术会议特邀国内顶尖专家进行主旨报告,并设立多个涵盖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社区康复及学科建设等热点与前沿议题的专题分会场,致力于为与会者打造一个深度交流、共享智慧、启迪思维的学术平台。他高度评价了云南分会近年来在学科发展和区域协作中展现的活力与取得的成效。
云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方代表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她充分肯定了物理学与康复学分会在促进学术交流、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学科进步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希望分会未来能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全省力量,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理念与技术,引领云南物理医学与康复事业迈上新台阶。
![]() |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会议为期3天,设置11个专题分会场和一个工作坊,共邀请50余位来自全国的康复医学专家围绕“AI赋能 智创康复”主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其中包括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副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白定群教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常委、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潘钰教授,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杨帮华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徐开寿教授、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景玉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真教授等。
![]() |
授课专家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云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学组成立会议”,会议由省医学会学术会务部主任汤映彩主持,云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青年学组候选人出席会议。按照学会相关管理规定,主任委员尹勇教授青年学组组长,按照会议流程进行青年学组副组长的竞选,在2位监票人的监督下,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选举产生4名青年学组副组长,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李脉同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栾玉民同志、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杨栩同志、昆明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何雪梅同志当选青年学组副组长。4位副组长相继对学组日后的工作发表了感言,表示未来将在省医学会和主委的领导下,与新一届组员们一起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专科分会的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平台作用。
![]() |
青年学组合影
本次学术会议荟萃了康复医学临床前沿知识,涵盖了互联网康复战略思考于实践、超声与生物材料结合促组织修复的研究、远程康复和数字疗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及其神经康复临床应用、脑智计划赋能儿童神经康复、康复基础研究如何解决临床问题、重症康复的临床实践与挑战、脑机接口的实际操作应用、神经重症康复评估与干预、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康复、神经调控在康复中的运用、儿童康复质量控制、肌少-骨质疏松症多病共存的病理交互影响及预防策略等内容。分会场涵盖了智能康复、盆底康复、传统康复、重症康复、吞咽障碍康复、康复护理等10余个领域,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会场精彩分享
名誉主任委员魏鲁刚教授,主任委员尹勇教授,副主任委员刘芸教授、姚黎清教授、丁桃教授、施红伶教授、陈奇刚教授等以及昆明理工大学伏云发教授等专家也进行了精彩授课。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云南省康复医学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前沿技术研讨和临床经验分享,有力推动了云南区域康复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会议有效促进了康复诊疗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落实"健康云南"战略、改善群众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多学科协作,加快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共同谱写云南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杨栩
审核:汤映彩